
大多数人往往过度自信,过度乐观——他们对自己影响结果的能力抱有太大信心,并相信结果会是积极的。通常,这些偏差与不尽理想的决定相关联。但是新的研究表明这也有好的一面。
根据希志、许尤洋、Benjamin Segal和王仁诚的研究,由过度自信所激发的过度乐观,可能导致管理者投入更多精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值。
作者证明,在经历一系列成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人员的过度乐观情绪会得到提升,而这可能会激励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他们期待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报。
作者说:“自然,这种额外的努力可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效应,继一系列成功之后企业绩效会增长,即便增长仍低于过度乐观的管理者所期待的水平。”
作者以分析师共识作为衡量过度乐观的指标,将管理层盈利预测与分析师共识对比,用1998年至2010年的9,163项管理层预测来证明这种效应。作者还依据新闻稿内容和首席执行官的期权持仓(即股价高于行使价67%以上时,首席执行官是否持有股票期权)来衡量过度乐观情绪。他们使用实际收益等于或高于管理者预期的季度次数来衡量上年的连胜情况。
结果显示,管理层的过度乐观源自过去的成功。当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经验较少时,效应更强。当市场参与者在各种行动的成功方面存在较少分歧时,效应较弱。
结果进一步显示,管理层的过度乐观与企业绩效提高相关。作者还通过观察管理者采取偏离个人目标但令公司受益的行动来证明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其中包括私人行程较少,参与以股票增发为代表的耗时管理行动,以及在财报电话会议的发言,这些均表明参与度较高。这种努力与公司绩效改善相关。
作者说:“我们能够系统地整合一系列关系:从过往绩效到过度自信,从过度自信到过度乐观,从过度乐观到努力,从努力到绩效。”
重要的是,绩效是真实的,并无操纵。
作者说:“公司会计绩效和季度市场回报随着管理层过度乐观情绪的提高而提高,
但应计盈余管理和实际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未受影响。这表明,对达到预期的可能性过度乐观的管理者并不认为有必要通过管理收益来达到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