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董事会通过监控高管和公司的绩效,在公司里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但并非所有董事会都相同。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对股东负责,并不干预日常营运。而风投公司的董事会则事必躬亲的情况多得多,关注重点不同,因为他们的公司并未在公开市场上市。但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董事会的公认智慧都以上市公司为重点。

高兆明教授通过理顺风投公司董事会的特殊特点及其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他对风投公司的定义是由私人所有、由专业融资的公司(又称创投公司)。风投公司对经济增长和创新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董事会是风投公司的主要治理机制,其监控职能可能迥异于上市公司。例如,在风投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的隔离关系不大,因为其首席执行官与所有者之间经济利益的一致性通常大于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风投公司往往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富余资源不多,在高度不确定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经营,通常专注于创新。

“这些因素表明,董事会的监控可能不同,并且更频繁更关键,因为风险高,且风险类型不同。

“此外,风投公司的外部董事往往有着与风投公司的成功相关的强烈经济动机,更了解风投公司所处的行业,这表明他们有更强的监控动力,且他们的监控对风投公司的绩效更有可能是有价值的。”

不过,根据公司的特点和董事会的组成而定,这种监控的性质也可能有差异。高教授概述了主要的考虑因素。

首先,如果风投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是创始人,那么董事会实行监控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因为,尽管首席执行官的经济利益与董事会一致,但他或她也可能将个人身份与公司绑在一起,从而影响其决定。高教授引用了Polaroid的例子。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致力于某个业务模型,而这使公司无法顺应业内的重大科技变革。

风投公司的发展阶段也可能会影响监控。在一切都不稳定的起步阶段以及通过IPO或收购方式寻求退出的结束阶段,风投公司的董事会更有可能实行监控。中间阶段的监控往往较弱。

在董事会的组成方面,董事会的创始董事更多,他们不是现任高管,但由于他们对公司的投资、感情和认识而监控较严。

但是独立董事人数更多则可能会降低监控,因为他们更有兴趣提供专家建议或通过董事身份来提高地位而不寻求回报。

风投公司董事增多对监控的影响好坏不一。通常,他们会关注回报,从而使他们倾向于监控,尤其是在首次担任董事且投资重叠、需要与重点风投公司协调的情况下。但是,如果风投公司的董事身处高位,声誉卓著,能委任公司的关键人员,那么监控可能会减弱。风投公司有更多的公司董事也可能会减弱监控,原因是比起回报,它们对创新或知识产权更有兴趣。

高教授提到,监控程度对公司的绩效可能有直接影响。尽管监控本身有助于问责,但监控过多会抑制创新所固有的冒险,使高管停滞不前。因此董事会必须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总体而言,高教授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为理解风投公司与上市公司的监控差异提供了理论框架。由于上市公司纷纷选择更久地保持私有地位,或重新恢复私有地位,其数量正在下降。风投公司的董事会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影响到其行为并最终影响公司绩效。他说:“风投公司的特点(比如由创始人而非其他人担任首席执行官,发展阶段)‘拉着’董事实行监管,而董事的特点(比如监控各类董事的个人动机、专业责任和能力各有差异)‘推着’董事实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