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对各家上市公司和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至关重要。会计准则改进时,其好处应该延伸到所有经济实体和机构。张国昌的研究表明,即使整体市场的经济表现得到改善,对各家公司而言,也仍有赢输之分。
他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揭示会计准则的质量如何影响实体投资和社会福利,然后得出上述结论。
对各家公司的影响不一,是因为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影响每家公司的 “最低资本回报率”(也就是投资者对公司投资回报的最低要求)。公司的最低资本回报率取决于由会计计量误差和经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当会计准则改进时,会计计量误差下降, 最低资本回报率随之变化,但变动幅度因公司而异。
会计准则改进后,由于计量误差的下降, 公司的风险也下降, 本来回报率没有达到最低回报率的项目此时变得可以接受。这造成总体市场投资组合的扩张,最终引发各个项目在经济体中的重新排序。
但是,即便改进后的会计准则造成总体的资本成本下降及实体经济扩张,某些风险类别的公司最终反而会面临资金成本的提高和价值下减的后果,而另一些公司则情况改善。
张国昌教授说:“资本的重新配置导致某些以前遭到否决的项目进入实体经济,而以前被接纳的项目则被挤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会降低某些公司的资金成本,但会提高另一些公司的资金成本。因此,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赢家,也有输家。”
这些研究发现意义特别重大,这是因为先前对会计质量的研究大多侧重在单个公司层面的效应,而本研究则考虑会计准则的质量及其所带来的宏观及微观层面的影响。它对政策制定者有着重要意义。
张教授说:“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会计规则和政策时,想要得到经济体中所有企业的一致支持是不可能的,即便在社会福利明确提高的情况下亦然。准则的制定者应该意识到,准则的变更实际上可能将资源从经济体的某些领域系统性地引向其它领域。”
“因此,在制定财务报告准则时,准则的制定者需要考虑会计质量的许多效应,这些效应通过不同渠道影响金融活动和实体活动,包括通过最低资本回报率产生的效应,并在这些因素中达到适当平衡。”
BizStudies
改进会计准则,好处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