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分析师和投资者可能会接受某些资产组合选择上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的性质及其与资产组合的相互作用本身可能会对回报和资产价格產生影响。

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较大的分歧与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后续回报相关。余家林教授以这一结论为基础,界定了最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分歧特征,以及受影响最多的股票类型。

一个主要问题是考察个別股票预测分歧的“自下而上”法与参考市场指数预测的“自上而下”法之间可能有很大差异。

余教授说:“自下而上的分歧是用数千只个別股票的预测构建,而在我们的样本中大约平均只有20个分析师研究标普500。

“分析师的工作很可能反映了投资者的选股重点,但一些个別股票分歧可能无法反映在自上而下的分歧中。例如,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前景可能意见一致,但是对哪只股票将领先或落后可能会有分歧。因此,可能会存在强烈分歧,而这种分歧可以通过自下而上辨别出来,因而自下而上更能代表市场上的观点分歧。”

他说房市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自上而下法可能会试图捕捉全国市场上购房者的情绪,但是如果购房者倾向于关注本地房市状况,这种方法是否仍然有效呢?

余教授用1981-2005期间的分析师预测来检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法,并确认,在有分歧时,自下而上法的确是衡量资产价格的更好办法。数据显示,用自下而上法,分歧增加一个标准差,与一年后股市回报下跌6.6%相关。

他的研究还表明,在冲击分歧面前,股票回复均值很慢。冲击有大约一年的「半衰期」,需要大约三年才能大体回复均值。

分歧大时,股价往往升高,但是这与折让率新闻的相关性高于现金流新闻,因而较高的分歧导致较低的折让率。

成长股对投资组合分歧的敏感度高于价值股,这表明价值溢价受到分歧影响。

总的来说,正如所料的那样,分歧大的股票表现不如分歧小的股票。

“综上所述,有关股权溢价、折让率和价值溢价的证据证明这一假设不谬:分歧对股市的均衡价格和预期回报有重大影响。”

余教授得出结论:“从房屋和艺术品到郁金香花球,分歧的条件和卖空限制可能对任何事物都是有效的,因此探讨分歧对其他市场的影响也许会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