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买股票、彩票或金融产品,感到自己遭到社会排斥的人都更愿意追求风险更大但潜在获利也更大的投資机会。
这是Rod Duclos、万雯和姜宇威的研究结果。他们把这种行为与经历社会排斥的人对金钱作用的更高认知联系起来。
他们指出:“在社会体系中,人们通过两种主要手段,即名气和金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由于金钱和群体资格能帮助一个人得到类似的好处,当消费者寻求和/或保持社会关系的努力受阻时,往往会以金钱作为名气的替代品。
“我们的预测是,在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孤立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的金钱来获得他们需要从社会体系中得到的东西。因此,经历社会排斥会强化金钱对获取世间利益的作用。对金钱的渴望接踵而来,促使他们作出风险更大但潜在获利更高的财务决策。”
四个实验室试验和一项真实调查为证明这一论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试验对环境經過悉心安排,刻意令参与者感到自己受到排斥,或让参与者回忆自己曾经受到排斥的经历。在经济利益问题上,处于受排斥状态的人屡次选择采取风险更高的行为,比如选择胜算較低但奖金更高的彩票。其中一项试验发现,他们下更高(但没有把握的)赌注的几率比接受較低但有把握的现金几率高出两倍。
试验排除了这种行为的其他推动因素,包括负面情感,特别是悲哀和自尊。他们还证明,社会排斥之所以与高风险行为相关,很可能是由参与者对金钱的看法造成的。作者说:“受到排斥的消费者认为金钱更能帮助他们获取自己想从世界上得到的东西。”
但是,这种信念也是可以操纵的。当参与者看了一篇表面上看似毫无关系的文章(该文认为金钱无法在生活中提供更大的自由度或控制)时,社会排斥组的冒险行为消失了。
对586人进行的真实调查,虽然无法得出定论,但也为作者的论点提供了依据。该调查发现,长期受排斥的人,其财务组合风险更高,参加赌马和娱乐博彩等行为的频率也更高。
这些研究结果有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美国等地,独自生活的人数量不断增加,面临孤独的风险更大。
研究结果可能對消费者有正面價值,比如告诫他们在与朋友分手后或分手余波未尽时,不要作出重要的金融决定。
政府部门和消费者维权组织还可以借鉴研究结果,调查和监管金融行业的销售行为。
作者说:“鉴于社会排斥具有产生冒险行为的后果,一些不讲道德的营销人员往往会在谈判期间,在身体或心理上使潜在客户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因为这样做可带来更高的佣金。其他人则可能把目标对准很可能承受着社会排斥的群体,比如老年人、离婚和鳏寡人士。因此,消费者意识到不择手段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采取的把戏后,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