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出现,人们有望扩大人际网路,轻易获取更多资源,但如何获得这些好处并非始终一目了然。人们有网上和网下网路,彼此之间有直接和间接联系。如何恰当利用这些资源改进工作绩效?
香港科大的张晓军和Viswanath Venkatesh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填补研究空白。迄今为止,研究界尚未真正了解技术对社交媒体的影响以及随後对个人工作绩效的影响。
他们发现员工之间有四类联系,即网下直接联系(没有仲介)丶网下间接联系(至少一个仲介)丶网上直接联系和网下间接联系,并研究了美国一家电信公司104名员工的上述关系。然後,他们把研究结果与员工主管给出的工作表现评分加以对比。
作者说:“由於企业日益依赖即时通信技术开展分散式工作,它们必须有效利用这些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技术带来的好处,比如强化工作绩效。
“我们的研究解释了即时通信技术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是如何通过通信网路传递的,有大量直接和间接网上和网下网路的员工更能获得并利用有用的资源,强化其工作绩效。”
具体而言,他们发现,有坚实网下直接网路和坚实网上直接和间接网路的员工能取得更好的绩效。他们的模型还研究各类不同网路的互补情况,可以解释工作绩效中40%的差异。
他们还概述了各类不同网路的好处,说明为什麽从互补的角度看待这些网路至关重要。
网下直接联系包括面对面联系,具有快速接收资讯丶资讯完整丶联系稳固丶网路同质性(人的相似性)和传输背景资讯的好处。不过,这种联系从保持关系的角度来看,牵涉到高昂的维护成本,且网路范围有限。网上联系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网上直接联系具备网下直接联系的前三个好处,此外,还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比如时区和地处不同区域),向多人同时传输资讯以及记录和检索资讯。
网下和网上间接联系缺乏其中的一些优势,但有其自身的好处。在这两种联系中,薄弱的联系往往能鼓励创新。而且这些联系,维护成本低,网路范围广,有协力厂商监视(在别人监督下,人们往往会有更好的表现)。网上间接联系还有克服时间和空间局限丶记录和检索资讯的好处。
作者发现,业绩评分最高的是在网下或网上有大量直接和间接联系的员工,或是在网下和网上有大量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员工。
鉴於这一认识,他们建议公司考虑社交网路在最大限度发挥即时通信技术好处上所起的作用。他们说:“员工发展网下网路时,也许还应该拓展网上网路,因为员工不一定能通过面对面会晤解决所有问题。”
他们还指出,仅有网上网路可能不足以了解复杂的知识。他们说:“要真正实现即时通信技术的好处,员工需发展网上网下网路。”
他们建议公司在工作场所建立和保持网上和网下通信网路,并确定与其他人联系很少丶需要额外説明的员工建立网路。员工可以利用本研究的洞见,有针对性地发展网路,扩大自己获取资源的管道,并迅速获取这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