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是判断质量的良好指针吗?这是经理和消费者都很想知道的问题,但迄今为止,研究人员观点不一,众说纷纭。在有些情况下,研究者发现消费者始终依据价格判断质量,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在把价格与其它产品特征一起呈现时,价格的影响变弱甚至无效。
一项新研究表明,两种结论可能都是正确的:消费者会不会把价格当做判断质量的指针,取决于发生作用的心理因素。
Dengfeng Yan和石豁达证实,心理距离影响到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的认知。心理距离可以指与另一个人或遥远的未来相关的东西。例如,判断产品质量时,人们认为,其它人更多地以价格的抽象观点作为提示,而他们自己则更多地依赖具体的产品特性,比如外观和部件。
作者说:「我们运用解释水平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前提是心理距离遥远的客体会按照抽象的高水平解释加以描述,依赖于一般化图式,而不是具体的细节,而心理距离近的客体则按照具体的低水平解释加以描绘,更多地以具体的细节为重点,而不是一般化的抽象概念。」
在一项实验中,要求参与者根据价格或外观判断一盘米饭的味道。大多数人预计价格对其他人的评价会有较大的影响,但他们自己的评价更多地受到外观的影响。在一项实验中还测试了时间距离。人们被告知他们明天或两个月后会买一台笔记本计算机,并获悉具体的特性(配置高低)以及价格(5,000元或10,000元)。结果表明,如果两个月后购买,而不是明天购买,则价格因素关系更大。在一种情况下,在要求参与者判断质量前,先给他们做抽象思维或具体思维的铺垫。启动高水平抽象思维时,价格影响更大。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仅用「优异」或「低劣」来描述产品特性,不提供细节,使之更加抽象,而价格则更加具体(5,199元和10,199元);然后要求参与者想象自己已经购买这台计算机,并对其质量作出判断。结果是,价格对判断其自己购买的计算机有更强的影响,而他们认为其它人更多地依赖抽象特性作为判断指标。
作者说:「我们的中心思想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作出推断时对某一特定方面的依赖程度,由其与消费者解释情景的方式的兼容性所强化。给予高水平解释后,比如通过增加心理距离达到的解释水平,对价格等抽象提示的依赖应增加。但是,给予低水平解释后,比如更有可能通过降低心理距离达到的解释水平,对产品特定属性等具体提示的依赖应增加。」
「我们还提出这样的观点:同样的提示可以是高水平解释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低水平解释的一部分,这取决于判断任务。价格的抽象涵义,如价格在表示'优良'中所起的作用,在评估价格判断时凸显出来,但是,价格的具体方面,比如与付出金钱相关的可行性考虑,则在评估购买意图时凸显出来。」
这一有关价格与特性信息在何时及为何影响质量判断的解释,对消费研究人员以及试图影响质量认知的人士具有重要意义。
BizStudies
你觉得好的,我不一定觉得好:消费者对价格-质量关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