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通常比相应的期权价格更高. 表面上看这种情况似乎有违逻辑。然而,权证受到频繁交易者的青睐,所以,除价格外,还有其它因素在发生作用。香港科大的张处与毕业于香港科大的李钢考查并发现了一些显著的非价格因素。
他们证明,权证的流动性高于期权。长期权证的短期回报高于其相应的期权。
这些论断的依据是一项以香港恒生指数(HSI)为标的的权证与期权的研究。从交易量看,香港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权证市场。在研究所涵盖的2002-07这段时期,市场的每月成交额从70亿港币增加到3970亿港币。期权交易的增长步伐要温和得多,从2002年的10.4亿港币增加到2007年的142亿港币。这已经扣除了权证价格较高的因素。
作者说:「权证的信用风险高于期权,所以在其他因素相等的情况下,权证的交易价格应该低于期权。但是我们发现,权证的价格往往高于期权。」
权证的交易量增加是在2001末年香港证监会放宽规则提高其流动性后发生的,在新的规则下权证发行商可以逐渐出售权证,而不必一次性售完。权证的最小交易规模也通常保持在期权规模的十分之一,因而助长了许多小投资者的投机性交易。
这种流动性的增强促使作者考查与流动性相关的各种指标,检验流动性增强是不是造成价格变动的因素。他们考查了买卖差价、交易量、成交率、合约规模和Amihud的流动性测量指标,并发现衍生品具有流动性更高、短期利润更高的优势。成交额对结果至关重要。
作者说:「结果表明,尽管权证的买入价格较高,但权证的短期持有回报率大多高于期权。随着持有期延长,权证和相应期权的回报差异收窄。最终,期权的回报变得高于权证。」
他们考查的持有期从一天到四周不等。随着持有期的增长,买卖差价的重要性减弱, 而初始价格对盈利变得更为重要。
作者说:「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交易成本不同,两种现金流相似但价格不同的资产就可共存于市场,流动性更强的权证市场适合投资者的短期交易需要。」
「这类投资者应从事权证交易,因为交易成本较低;持有期较长的投资者则应从事期权交易,由于初始价格较低,往往有较高的回报。」
BizStudies
为何权证比期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