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5年1月24日
勞動力市場巨變 工作技能重新洗牌
李家濤
科大商學院利國偉商學教授、商業戰略與創新中心主任
進入2025年,由今年至2030年5年內,在技術革新、綠色轉型、經濟不確定性、地緣經濟分化和人口結構變化下,所叠加的力量將重塑世界勞動力市場,現有逾五分一工作崗位(22%)將發生結構性變化。在變動過程中,工作技能加速更新與淘汰之勢,值得關注。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日前公布《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5)估計,到2030年共創造出1.7億個新工作崗位(相當於目前總就業量的14%);與此同時,現時的9200萬個就業崗位將告消失(相當於目前總就業量的8%),遭無情淘汰。雖則工作崗位仍有7800萬個淨增長,但增減之間造成的工作技能變化,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勞動個體受到的衝擊,以至僱主面對的挑戰,的確需要及早有所應對。
新工作崗位多由科技催生
《報告》指出,接受調查的企業高管預期,到2030 年增長最快的職位(以增長百分比衡量)多由技術變革推動,例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數碼服務和數碼設備的增量等,使大數據專家、金融科技工程師、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以及軟件和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等,成為未來五年增長最快的工作職位(參見表一)。
表中所見,目前流行的UI設計師(即User Interface‧中譯「用戶界面」) 和UX 設計師(即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均為專長於網絡網頁功能設計的職位; Devops 工程師,這個由Development和Operations混成的詞匯,指為資訊科技(IT)的通才,對編程等開發和運營都有深入了解,從中可見科技驅動職場改變一斑。
表一:2025-2030年增長和減少最快的工作職位 (以百份比計算)
| |||
增長最快工作職位 | 減少最快工作職位 | ||
1 | 大數據專家 | 1 | 郵政服務職員 |
2 | 金融科技工程師 | 2 | 銀行出納員及相關職員 |
3 |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 | 3 | 數據輸入員 |
4 | 軟件和應用程序開發人員 | 4 | 收銀員和售票員 |
5 | 安全管理專家 | 5 | 行政助理和行政秘書 |
6 | 數據倉儲專家 | 6 | 印刷及相關行業工作者 |
7 | 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專家 | 7 | 會計、簿記和工資單文員 |
8 | UI 和 UX 設計師 | 8 | 材料記錄和庫存文員 |
9 | 輕型卡車或送貨服務司機 | 9 | 交通服務員和售票員 |
10 | 物聯網專家 | 10 | 上門推銷員、報攤和街頭小販及相關工作者 |
11 | 數據分析師和科學家 | 11 | 平面設計師 |
12 | 環境工程師 | 12 | 理賠員、審查員和調查員 |
13 | 資訊安全分析師 | 13 | 法律官員 |
14 | Devops工程師 | 14 | 法律秘書 |
15 | 可再生能源工程師 | 15 | 電話推銷員 |
資料來源:WEF:《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5》,19頁 |
技術進步同時也促進了對「資訊安全分析師」(13)的需求,加強人手應對網絡安全;地緣經濟和政治分化加劇,也造就了「安全管理專家」(5)的工作崗位,對地緣政治經濟風險進行管理;在綠色轉型下,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專家(7)、環境工程師(12)和可再生能源工程師(15),也躋身增長最快的 15 個職位之列。
文職最快受淘汰
減少最快主要為文職職位,包括收銀員和售票員;行政助理和執行秘書;印刷工人以及會計和審計師等職位。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下,平面設計師就業崗位也受到「衝擊」。
在全球人口結構轉變中,已發展國家人口老化,發展中國家人口增加,據《報告‧頁23》所列,不以百份比(Percentage terms),而是以絕對數量(Absolute numbers)的淨增長計算,到2030年,農場工人、送貨司機和建築工人等一線職位的需求增長最快;專業護理人員等護理類職位,以及中學教師等教育類職位,預計也將相對大幅增長。不過,無論從百分比抑或絕對數量來說,出納員、行政助理和秘書等「文職」,都是減少最快的工作崗位,趨勢非常明顯。
面對人工智能當前重塑商業模式,《報告》指出,全球一半僱主正計劃調整業務方向,瞄准人工智能催生的新機會。在應對這些變化過程中,最常見的人力資源舉措,是升級員工技能。近半數僱主擬把員工從易受人工智能影響的崗位,轉移至其他業務部門,以降低技術轉型的人力成本。
技能差距須及早紓解
照目前發展形勢看,對僱傭雙方來說,企業調整業務;員工提升技能是必由之路。一個擺在眼前的難題是,技能差距仍是企業應對變局的大難題,63%僱主將之視為推動自身轉型面臨的首要障礙,並影響到企業對未來經營方式的部署。因此,政府或需考慮制定有效的技能培訓政策,協助業界克服這個難題。
總的來說,面對未來變局,企業需要重新培訓勞動力,改變營運方式,以應對未來挑戰;勞動力則需及早提升工作技能。工作技能的更新,除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網路和網路安全及技術等「硬技能」外,約七成僱主認為,2025年最受歡迎的核心技能是分析性思考,其次是適應力、靈活性和敏捷性,以及領導力及社會影響力,這些技能反映了僱主愈來愈重視個人的認知能力,以及員工和他人合作/協作、以人為本的「軟技力」。《報告》列出 2030年前增長最快的十大工作技能(表二),一併供讀者參考。
表二:2025-2030年增長最快的十大技能 | |
1 |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 |
2 | 網絡和網絡空間安全 |
3 | 技術素養 |
4 | 創造性思維 |
5 | 韌性、靈活性和敏捷性 |
6 | 好奇心和終身學習 |
7 | 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 |
8 | 人才管理 |
9 | 分析思維 |
10 | 環境管理 |
資料來源: 《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頁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