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耀祥教授於2001年回港并於科大商学院任教。当时的中国正演变为世界工厂,供应链管理也成为热门话题,为夏教授及其专门研究的供应链管理学带来重要契机。

夏教授是科大伟伦基金商学教授,就有关供应链管理,他解释:「简单来说,供应链管理就是产品由设计丶制造,至最後付运到消费者的过程。以往,大机构均是自己完成所有工序,但现今的大企业——例如苹果公司——大都需要第三方制造商协助,企业本身只专注负责设计和市场行销。」

[img]/files/Content/Uploads/P12337_01_022-31d8c792-402e-48d1-a7e3-f75c618af03c.JPG[/img]

夏教授是营运管理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於1992年在美国史丹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加入科大前,他曾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任教长达九年。他的研究范畴包括:生产与库存管理(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丶供应链竞争(supply chain competition)丶以及合同与供应链资讯共享(contracting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upply chains)等课题。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供应链管理学也出现许多重要变化。从早期的思维是企业着重利用供应链管理提升效率,转变成着重创造价值,以协助企业推动创新。例如一家高科技公司,他们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及最具效率的方法将新产品推到市场,而同时不必花巨大资金库存大量货品。

夏教授说:「到现在,供应链管理的着眼点正从创造价值逐步转变成建立社会责任。这并非意味着创造价值不再重要,而是供应链管理不能够只讲求此单方面。」企业必须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他补充:「在许多国家,消费者非常重视一间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在夏教授看来,学术研究不单要反映商界需要,更应该大胆提出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开启新机遇。

他近期的研究关注供应链资讯共享问题。夏教授列举了几间规模较大的美国零售商,「该等企业订下大批制造订单,与相应的生产商分享大量顾客资料,有时会针对这些资讯收取一定费用。我想通过研究探讨在甚麽情况下,这些企业会与生产商分享更多资料以改善供应链的表现。」

数码化年代带来更多资讯,如果希望供应链更快速和高效地运行,企业就需要更多关於消费者丶营运,以及供应链管理每一步的资讯。

夏教授认为,资讯分享有助达至更佳的决策,唯讯息分享的内容和深度要视乎不同的利益诱因,处理不当亦会导致反效果。例如零售商如果向生产商过度透露资讯,往往会令後者在商务谈判中占据优势,这对零售商而言并不是理想的结果。

信任是当中关键。「又例如我是生产商,如果我的零售夥伴掌握到公司的营运数据或技术资料并向我的竞争对手透露,後果会是十分严重。」

夏教授亦表示:「要有效进行资讯分享并达至双赢,我们需要制订有效的合约,并根据合约内容以公平的方式确保双方的利益。」虽然双方签订合约并不能取缔互相间的信任,但夏教授认为有效的合约可在法律的框架下让双方的利益受到保障,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科大商学院强调教学与研究并重。除研究外,夏教授亦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包括教授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及指导研究生。在教学时,夏教授不单与学生分享其研究成果,亦致力培育学生建立勇於承担和专业精神。他在科大指导的第一位博士学生就曾两度获顶尖的学术期刊刊登其博士研究论文,成绩斐然。

夏教授认为创新与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是优质教学的要素。他曾设计一项课堂模拟游戏,让学生透过帆船制造过程学习营运管理;很多毕业生向他表示该游戏至今亦令其印象非常深刻。

除此之外,夏教授亦积极参与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在其专业学术领域作出贡献。目前,他担任《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的部门编辑,亦是《Management Science》丶《Operations Research》,以及《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的副编辑。虽然工作繁重,但他表示很享受编审学术文章的过程:「编审学术文章并决定刊登与否的过程很重要,我希望我的工作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专业研究带来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