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美国的数据表明,零售商正史无前例地与供应商分享更多信息。但是在当今这个能自动分享原始数据的时代,一些零售商可能仍偏爱用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和会议等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沟通。这为他们提供了筛选分享内容的更多机会。

郭亮、李田和张洪涛也借此次机会考查在彼此竞争的供应链中零售商会如何战略上地分享有关销售需求的信息,以说服制造商降低零售价。

他们围绕两条互相竞争的供应链设计了一个模型,每条供应链都有结为独家伙伴关系的制造商与零售商,每个零售商都能发现潜在的市场规模。当零售商决定是否向制造商披露信息时,他会考虑到与之竞争的供应链也在从事类似的信息获取和分享工作。所有这些活动都在制造商与零售商确定价格之前发生,所以零售商将会设法获取最佳交易。

该模型显示,零售商有一种与制造商分享相对不利市场信息的动机,诱使制造商设定低批发价,换言之,他设有某个门槛,会在这个门槛以下分享市场信号。而当需求高时,“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完美,零售商确实会隐瞒信息,因为其制造商不会知道未披露信息是由于缺乏信息还是由于故意,”作者说。

虽然如此,但是这个门槛会随零售商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而上升,这表明零售商会随着这一能力的增长而披露更多信息。然而,即便不需任何代价就能获取信息,零售商也不一定想要拥有完美的信息获取能力,因为届时,他们出于战略隐瞒而不披露信息就会变得更显而易见,制造商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

“了解这一点后,制造商可能会对市场潜力形成更为乐观的预期,从而收取更高的批发价,对零售商不利,”作者说。

将所有这些运用于彼此竞争的供应链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竞争程度加剧时,零售商分享信息的门槛会降低,意味着每个供应链内分享的信息会减少。

尽管如此,改善信息获取能力的好处在这个市场上却会变得更显著,使零售商有了增强信息获取能力的动力。此外,当一家零售商改善其信息获取能力时,与之竞争的供应链也会受益,因为它面临更为多变的需求,并通过反应性定价产生更多利润。

作者断定,该模型的运行原理为管理者带来某些启迪。信息灵通的零售商要想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更好的交易条款,只应在已经实现的市场需求相对低迷时披露信息。当他获取信息的能力改善时,也应提高披露门槛,并披露更多信息,但要铭记应该避免达到完美的信息获取能力。

作者建议,在竞争环境中,零售商应该少向其制造商披露信息。随着竞争加剧及竞争对手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零售商改善其信息获取能力的动力可能会提高,但他们应该意识到,随着他们获取信息能力的提高,与之竞争的供应链中的公司可能会受益。

“研究结果表明,当零售商对是否分享需求信息或获取更好的信息获取工具或流程作出决定时,他们应该更加关注供应链间外部效应的影响,”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