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5年9月5日

內地旅客年輕化 旅遊重親子家庭

林亨洙

科大商學院商業及社會資訊分析中心訪問學者

吳曉雯

科大商學院商業及社會資訊分析中心副經理

據旅發局的最新統計數字,今年1至7月共錄得約2,80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加12%;其中訪港內地旅客佔2,130萬人次,非內地旅客錄得672萬人次,按年分別增長10%及16%, 反映入境旅遊人次上升趨勢不變。

三項因素影響9月入境旅遊

據慧科-科大旅遊指數最新數據模型分析,繼7、8月的暑期旅遊高峰後,預計9月份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人次將出現季節性回落。多項因素共同作用,包括內地暑假結束、天氣變化以及消費成本的考量,構成了此次預測的基礎。

一,學生客流退潮下滑。隨着內地大中小學在9月初陸續開學,以家庭及學生為主的旅遊需求將大幅減少。暑假期間,社交媒體上充滿了諸如「大學生窮游香港攻略」和「暑假再刷香港」等討論,反映學生群體,是構成暑期客流的重要部分。假期結束,意味著這股龐大的客流將暫時退潮。

二,天氣不穩定影響出行體驗。天氣也為9月的旅遊市場帶來不確定性。香港夏末秋初的天氣多變,颱風和暴雨等不穩定天氣的風險增加。近期社交媒體上,已有不少旅客反映「天氣變化莫測」、「因天氣原因酒店大跌」,甚至有遊客表示「香港這天氣真的讓人想打退堂鼓」等帖文。這種對天氣的擔憂,直接影響了部分潛在旅客的出行決策,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負面因素。

三,人民幣匯率走弱消費信心受抑。近期,人民幣匯率使得內地旅客在港消費的實際成本有所上升,不少旅客表示,「快樂是真的快樂,消費高是真的非常高」等,凸顯香港物價的負面感知正在增強。

幸而在購物吸引力方面保持穩定。MUJI進駐MOKO等新動向,提升了內地遊客對港式購物的興趣,各大商場和品牌的促銷活動,持續吸引著對購物有濃厚興趣的旅客,儘管討論焦點略顯分散,仍維持穩定的市場關注度。

綜合來看,9月份料內地旅客人次的回落,主要是一次由假期結束引領的季節性調整,並受到天氣、匯率等多重短期因素的疊加影響。市場的基本面,尤其是在交通便利性和購物吸引力方面,依然保持穩固。預計在渡過9月的調整期後,隨著天氣好轉以及接下來的國慶黃金周,香港旅遊市場有望迎來新的增長。

內地出境旅客年輕化

一直以來,內地旅客是香港入境旅遊最重要的市場來源。如何配合內地旅客的旅遊主題需要變化、了解內地旅客的年齡分布等信息,對於香港設計具吸引內地旅遊入境旅遊的景點和消費相當重要。

據根由 ITB China 與Tourism Economics及攜程集團聯合發布的《ITB China 旅遊趨勢報告 2025/26》資料,內地旅客的旅遊偏持續演變,計劃重覆出遊的旅客中,希望探索新目的地的比例有所增加。年輕一代在出境旅遊市場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2024年通過攜程平台預訂機票的出境遊客中,絕大多數年齡在45歲以下,其中36%為80後,31%為90後,10%為00後(參看附表 1)。這些遊客比其他許多遊客更願意接受新技術,這使他們能夠發現新的旅行體驗和旅遊目的地。

1:中國出境旅客年齡分布

年齡

佔比%

50

1

60

5

70

16

80

36

90

31

00

10

資料來源:㩗程集團

轉引自《ITB China旅遊趨趨勢報告 2025/26

旅遊主題最重親子家庭

在出境旅遊主題方面,調研發現,中國出境遊客在偏好、行為方式與人口結構分布上不斷發生變化。目前,內地遊客在出境旅行中,愈加追求原汁原味的當地體驗,同時對旅行途中的安全保障仍高度關注。隨着人口構成的變化,遊客對於目的地和旅遊體驗的選擇也日益多元化。

在旅遊主題多元化需求方面,有5大旅行主題獲得了超過30%受訪者的推薦,另有3大主題的支持率在20%以上。最受歡迎的三大旅遊主題,分別為親子家庭(61%)、城市深度觀光(60%)、海島休閒(38%)(參見表 2),因此,如何設計好具吸入的旅遊主題和景點十分重要。對內地年輕旅客來說,城市深度觀光、自然生態和戶外輕探險等主題,顯然屬於這些群體的主題偏好。

在消費方面,內地出境旅客的消費驅動力強調「沉浸式體驗」,在旅行中追求多樣化的旅行體驗。

2:內地出境旅客最受歡迎的旅遊主題

主題

佔比%

親子家庭

61

城市深度觀光

60

海島休閒

38

美食文化

33

人文研學

33

自然生態

23

戶外輕探險

22

精品老年

21

醫療康養

10

冬季運動

8

資料來源:《ITB China旅遊趨趨勢報告 2025/26

加強拓展穆斯林市場客源

值得一談的是,報告指出全球旅遊業中,中東地區進入高速增長預期,主要得益於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對旅遊基礎設施的持續大規模投資。事實上,香港加強拓展穆斯林旅客具有相當潛力。據旅發局曾委託「新月評等(Crescent Rating)」為酒店、景點等評級。截至 2025 年 3 月底,獲得認證的酒店增至55家,同時有 5 個景點或會議及展覽場地已獲認證。清真友好餐廳數目由 2024 年初的約100家,增至2025年3月底超過160間。再從入境旅客消貴的角度看,據旅發局的統計,中東旅客的過夜平均消費逾 10,000元,是眾多入境旅客消費最高的群體。

總的來說,在全球旅遊城市激烈競爭的情況下,香港因應內地旅客的旅遊主題偏好和年齡分布變化,作出相應的主題和景點設計,同時拓展更多非內地市場客源,設法提升旅客消費,無疑是當下香港入境旅遊業的發展主線和定位。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