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5年3月14日
應對特朗普2.0 家族切忌短視利己
彭 倩
科大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踏入2025年,世界變化一浪接一浪,變化背後的主要「推手」正是再度上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其施政對美國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等領域帶來巨大衝擊。
3月6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帳戶發布影片,回顧上任44日的主要政績,包括簽署近百份行政命令,執行超過400項行政行動,他更揚言美國已經強勢回歸,再開啟美國黃金時代,把對外「美國優先」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緻。
值得一提的是,他上任首日,即迅速撤銷了前任總統拜登政府時期的多項行政命令和政策,涉及的領域包括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環境保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核心議題,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
自私短視政策 與長青家族價值觀背馳
在對外貿易方面,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關稅,並對中國徵收10%的關稅。隨後在 2月底,他宣布再對中國商品額外再加征10%關稅,目的是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同時利用關稅手段,迫使產業回流美國;不管是盟友或競爭對手,只要對美國有貿易順差,揚言一律徵關稅,絕不手軟。由於特朗普是再度入主白宮,已不能再連任。從目前他的施政來看,「特朗普 2.0」是「美國至上」,「利己主義」、「短期主義」。
而筆者多次在過往的文章強調長壽家族的特點,第一,是「長期主義」,有耐心,不急功近利;第二,是「利他主義」,不只關注家族利益,更關注他人利益,有社會責任感,對公眾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有所建樹。然而,這兩點與特朗普2.0政府目前施政的「利己主義」、「短期主義」,無疑是截然相反的。
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 以不變應萬變
面對如今世界之大變局,家族將如何應對?筆者的回答很簡單——要成為長壽家族,必須有足夠的定力,堅持一以貫之的法則——即「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不要隨波逐流,稍微一有風吹草動就驚慌失措,自亂陣腳,甚至擯棄原有價值觀,棄明投暗。
作為家族企業,除了關注股東利益,還需關注員工客戶等的利益,建立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務和創造更大影響力,家族企業才能保證基業長青,家族的財富和價值觀才能代代相傳。
家族辦公室代表的是位於世界財富金字塔頂尖的人群,更應具有社會責任感,除了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在投資策略上,也應著眼於長期價值,並以社會效益為導向,多進行影響力投資。
而作為全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在特朗普的帶領下,將「利己主義」推到極致,這本身是不能持久的,也不會獲得世界人民的認可。筆者認為,家族在做好充分風險管控的前提下,需要有「坐懷不亂」的發展戰略定力,甚至需要具備更大膽量敢於逆流而上,這是挑戰,同時也將是機遇。
隨著特朗普政府逐步減少對環境保護和弱勢群體的支持,並縮減相關領域的投入力度,這些領域出現的空白,為家族辦公室和家族慈善事業創造了獨特的發展機遇。家族辦公室應積極掌握這一歷史性機遇,透過深化影響力投資和慈善事業布局,在推動社會福利和環境保護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在當今時代,可持續發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的踐行、對弱勢社群利益的保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全球趨勢,這股潮流並不會因「特朗普 2.0」的來臨而消退。
掃除太空垃圾忘私啟迪
筆者以一個「案例」,來說明家族如何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基業常青。
歐洲有一家近年新成立的名為 ClearSpace的公司,該公司主營業務是在軌服務和清除太空垃圾。今日,繞地球近地軌道運行的人追衛星眾多,而那些再沒有用途的人造物體所形成的空間碎片,也不斷大量積累,必須清理。該公司的ClearSpace-1產品,像一條擁有四條手臂的「太空抓」,把太空垃圾抓住,並引回大氣層,通過大氣層摩擦將太空碎片摧毀。
誰去投資做這種有益地球的工作?ClearSpace背後的早期投資人之一,就是立足於香港的「爽資本」(Happiness Capital)——本港知名百年老牌家族企業李錦記所創立的風險投資公司。
李錦記自1888年創立至今,家族已傳承到第五代人,歷經137年仍生機勃勃,其千年願景的核心正是「思利及人」這一理念;而「爽資本」強調「傳遞健康與快樂的宗旨,透過公益慈善項目,與社會各界攜手共創更健康、更快樂的世界,實現企業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爽資本」所投資的ClearSpace,聚焦於公共性質的全人類存活太空空間,有大格局和視野,無「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私心,充份顯示了「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的特質。這種特質會創造出積極的社會影響力,推動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自然也將助力家族企業的常青發展。由此可見,家族企業應對今日特朗普2.0變局的衝擊,切忌短視利他,為小利而失去長久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