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篇】— 刊於《經濟日報》,2024823

體育產業成長樂觀 AI提升「粉絲」體驗

李家濤

科大商學院利國偉商學教授、商業戰略與創新中心主任

巴黎奧運已於8月12日曲終閉幕。競賽中,運動員贏得獎牌,展現國家體育實力固然重要,但更廣泛的意義,在於激發公眾對運動的興趣,增強體質,提升健康水平。同時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運動產業——提供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在推動經濟成長上,隨着運動消費和參與體驗的多樣化,產業規模在不斷增長。中國國家發改委去年10月刊發《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便指出,發展戶外運動產業,具有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擴大消費的積極作用。

今次巴黎奧運,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預測,門票收益和轉播權銷售,加上旅遊業長成,料將為法國今年第三季經濟帶來 0.3個百份點成長。另據美國信用卡公司Visa展示的數據,在奧運會第一個週末,Visa持卡人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惠及眾多中小企業,可見體育拉動消費的作用,實在不可忽視。

運動旅遊刺激消費

記得今年4月間,在香港舉行的國際七人球賽,吸引全球多國的球迷來港觀賽。事實上,運動旅遊(Sports Tourism)有助刺激旅遊熱潮,連帶推動酒店、交通和零售的消費活動。

據巴黎旅遊局的資料,在 7 24 日至 27 日,巴黎接待遊客 65 萬人次,增長 16%,其中法國國內遊客增長 17.3%,外國遊客增長 14.8%。開幕式前夕,巴黎遊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 34.6%。可見運動旅遊所帶來的人流和收益,相當可觀。而運動本身所蘊含的巨大經濟功能與價值,愈來愈受到重視,在發達國家,例如美國體育產業的總值便超過千億美元。

目前,中國內地積極推動運動產業的發展,總產值從2015 年的1.7 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19 年的近3 萬億元人民幣。根據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到2025年,體育産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2.8萬億元,從業人員超過800萬人。

AI 走進體育產業領域

很顯然,運動產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隨着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給予運動迷(粉絲‧Fan)的選擇、參與及體驗亦需要與時並進,使得運動產業能夠以更強大的靱性持續向前發展。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今年發表的 《 2024年體育產業展望》(2004 Sports Industry Outlook)探討了體育組織預計在2024年面臨的五個趨勢,包括(一)不斷變化的體育經濟學(Sports Economics)、(二)生成人工智慧 (AI) 應用、(三)未來大型賽事成本平衡、(四)球迷數據的整理與投資,以及5)大學體育的潛力。換言之,在運動產業的持續發展下,體育運動機構如何因應變化,轉變其商業模式,以滿足其客戶、合作夥伴和持份者日益複雜的需求?技術,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如何繼續顛覆目前的運營模式並創造新的機會?體育運動的聯盟、組織如何利用「粉絲」的數據,來促進合作夥伴關係,並推動更多粉絲入場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會迅速滲透到體育運動的許多方面,並預計將看到大量創新應用程序,涉及內容生成和管理、體育賽事直播報道、球員評估、體育博彩、球迷參與和後台運營等。可以說,生成式人工智能滲入運動產業領域,趨勢性發展很值得注意。

重塑運動賽事體驗

另一方面,國際商業機器(IBM)在6月下旬發表一份調研(Fan Engagement and Consumption of Sports Shifting, Reveal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s including AI)顯示,年輕的粉絲正在重塑消費者體驗體育內容的方式,他們愈來愈傾向數位平台獲取體育內容,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作為主要設備觀看體育賽事,透過多個螢幕與內容互動,並更為青睞人工智能驅動的增強功能。扼要言之,一,球迷對科技給運動的影響持樂觀態度,為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體驗鋪平了道路;二,63% 受訪者認為,數據分析對運動有最正面的影響;三,當談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提高參與度時,受訪的運動迷認為即時更新(34%)和個人化內容(29%)是首要任務。

差不多同一時間,IBM和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宣布,在今年的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推出一項全新的數碼體驗功能,該功能將利用比賽數據,以及IBM AI與數據平台所提供的生成式AI,讓球迷隨時瞭解世界頂尖球員在錦標賽中的賽況。很顯然,人工智能的功能,有助提升運動迷觀賞的體驗,相信科技元素滲進體育產業,所形成的新趨勢愈來愈顯著,有望給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上一個新台階。

乘運動熱潮推動體育產業

根據香港統計處去年8月份《香港統計月刊》專題文章——〈香港體育及相關活動〉的資料,2021 年香港體育及相關活動以市價計算,佔香港以市價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 2.1%620 億元),較 2020 年上升 0.2 個百分點。2021 年體育及相關活動的就業人數為74 000 人,佔 2021 年總就業人數的 2.0%。很顯然,若政策到位,香港體育及相關活動仍然有增長的可觀空間。

舉行國際體育盛事取得的「體育旅遊」收益,如同「音樂旅遊」般,成為刺激消費的有效手段。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建設香港為宜居活力之都,促進香港體育發展,繼續以精英化、專業化、盛事化、產業化和普及化推動本港體育發展。在今次巴黎奧運比賽中,香港運動員取得「二金二銅」奬牌佳績,全城雀躍。乘此奧運所激起的運動熱,特區政府不妨考慮積極推動香港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健身,有助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減少醫療開支,所以,無論從經濟或公共衞生的角度衡量,都值得推廣,促進體育產業向前進一步發展!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