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4年6月7日
低空經濟機遇 香港不宜錯過
李家濤
科大商學院利國偉商學教授、商業戰略與創新中心主任
「低空經濟」(Low-Altitude Economy)的發展,尤其在中國內地現正以高速推進。事實上,「空中的士」與無人機空中速遞服務,如今已非「空中樓閣」。今年 3月底 ,一架搭載醫療「標本專用恒溫箱」的無人機,從廣州開發區醫院南崗院區升空出發,飛往5公里外的廣州開發區醫院西區院區,短短7分鐘後,無人機穩穩降落,血液標本被迅速送到醫院檢驗科進行檢驗。於3月29日下午,廣州市首條城市醫療集團低空醫療配送快線首航儀式啟動。
「空中的士」面世可期
4月上旬,位於廣州的空中交通科技企業——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的龍頭公司億航智能,其旗下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獲中國民航局頒發生產許可證(Production Certificate‧PC),聯同去年底獲發的型號合格證(Type Certificate‧TC)和適航證(Certificate of Airworthiness‧AC),意味EH216-S可全面開展規模化商業運營,加速在廣州等城市先行探索空中交通,可率先推出「空中的士」。
於5月 24日至26日,「2024 第八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九屆深圳國際無人機與低空經濟展覽會」深圳舉行。海內外近500家企業4000多架(台)無人機系統新產品展示。可以看到,中國內地在加速推進低空經濟,積極將之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新興產業。
低空經濟激發巨大商機
據位於北京的科技與產業創新服務平台億歐國際(EqualOcean Internatioinal)旗下億歐智庫於 4月初發布的《2024中國低空經濟行業研究報告》(下簡稱《研究報告》)指出,當前,低空經濟發展集中北美、亞太和歐洲三大區域,整體來看以中美兩國領先。美國憑藉龐大的通用航空產業及附屬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航空經驗,特別是在航線規劃、飛行器設計等領域具備較大優勢;而中國則在通用航空領域與無人機領域具備與美國同樣的優勢。
低空經濟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空域範圍內,根據需要延伸至不超過3000米,亦即在 3000米之內高度的空域,以無人機、直升機和eVTOL,於低空開放的背景下,利用低空空域資源發展通用航空,據此帶動通用航空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出來一種協同效益的一種綜合經濟形態。
市場規模料持續擴大
根據《研究報告》的分析,以發行器類型對比應用場景,載人飛行器(例如通用直升機和eVTOL),應用場景可包括低空旅遊和空中交通出行;行業類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包括快遞物流,即時物流配送、城市管理、巡檢測繪等;而消費類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包括航拍及娛樂功能應用等。
從產業鏈角度看,低空經濟產業鏈包括上游的地面基礎設施,目前以通用機場為主要基建;中游包括低空飛機製造等,如無人機、直升機和eVTOL;而下游則涵蓋低空物流、農業、飛行服務等多種應用場景。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預料到2035年將達3.5萬億元。清楚看到,低空經濟的發展潛力巨大,由此也激發出巨大而廣泛的商機。
eVTOL發展前景可觀
值得一提,eVTOL有「空中出租車」(空中的士)之稱,不需要傳統的機場或跑道。與直升機類似,其垂直起飛並在空中轉換為固定翼飛行模式,可以在擁擠的大城市穿越,提供空中交通出行和觀光的服務,成為發展空中經濟的一股重要推動力。照目前發展形勢看,低空經濟在創造新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迪賽研究院4月1日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於2023年,受低空經濟政策驅動及eVTOL商業化進程的提速影響,中國eVTOL產業規模達到9.8億元,按年增長77.3%,增速相當快,預料2024年eVTOL產業將迎來第一輪商業化爆發週期。隨著多機型適航認證的加速推進,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95億元,繼後仍會持續增長。
低空技術應用滲透率高
很顯然,低空技術是支撐低空經濟發展的底層結構。照目前的發展情況觀察,低空技術將會分批漸次發展。短期內,相信通信、傳感器、低空飛行器製造將率先領頭突破。基於大量低空飛行數據及案例的積累,最終可以推動飛控技術取得長足進步,以及智能化、信息安全等低空飛行數字化進程。根據億歐智庫的預計,未來低空經濟滲透率會持續提高,而電池、先進材料相關技術將是低空經濟需要持續投資的重點技術。可以說,低空經濟的發展潛力以及對通用航空相關商業領域的滲透和商業應用,未來的商機相當廣泛。
事實上,在政府的政策支持、相關低空基礎建設、以及客運與旅遊等各種場景的商業應用的需求下,低空經濟相信會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在內地政府加速發放適航認證的推動下,電動垂直起降行業的加速發展尤值得注意。
空中的士改變未來出行
據全球市場咨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的研究文章分析(〈How Air Taxis and Freight Drone Are Revolutionizing 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未來幾年,空中的士、機場接駁車以及城市飛行服務框架內的無人機數量,將呈指數級增長,預估到2050年,全球將有近16萬架電動無人機投入使用,年收入將接近900億美元。不過,仍然存在一些技術、基礎設施和法律障礙。然而無論如何,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行業的發展前景可期,但競爭相信也會日益激烈。
總的來說,低空經濟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相關難得的發展機遇實在不宜錯過。借助外部包括中國內地對推動低空經濟不遺餘力的機會,香港可以考慮作出相應的發展部署和布局。
及早把握低空經濟商機
據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曾向傳媒表示,「空中的士」在香港的商業應用具相當大的潛力,因為全港有不少典型的應用場景。例如從西九龍高鐵站到港島,就是一條很好的短程跨海航線,非常適合空中的士運行。
目前,香港經濟正在尋求結構的高質量轉型,冀能夠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應用高新科技顯然是支持香港經濟結構高質量轉型的策略性關鍵力量。所以,面對當前低空經濟的萌芽發展和未來機遇,及早作出相應的發展部署和布局,不宜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