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篇】— 刊於《經濟日報》,2024年3月21日
保險科技壯大發展 吸才留才至為關鍵
香港科大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小組
保險業一向予人感覺保險產品或服務內容複雜沉悶,不容易明白,通過保險經紀向客戶兜售,銷售成本高但效率低。不過,隨着保險科技(Insurtech)的發展和應用,保險科技正在徹底改變傳統保險業的經營生態,並具備巨大的金融商機。面對這個新發展趨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當然不應錯過此難得機遇。
保險科技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創新科技去設計保險產品,有效降低產品開發成本,與此同時革新服務流程,通過網絡來提高分銷效率,並且能夠更貼近客戶的各種不同需要。
保險科技商機重重
保險科技於 2010年左右首次出現,隨即得到精明客戶垂青,由此刺激保險公司將其服務和產品數字化。在新冠疫情期間更進一步推動保險業走向全面的服務數字化。於 2021年第一季保險科技的融資攀上高峰,僅183天就籌集了 74億美元; 截至 2021年第三季,全球保險科技投資首次超過 100億美元,可見保險科技是以高速向前發展,前景令人憧憬。
保險業「顛覆式」的發展變化,尤其在較富裕和技術先進的國家或地區,保險科技現正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估計從 2023年到 2030年,全球保險科技市場將以52.7%複合年增長率擴張,而保險科技備受客戶歡迎,因為客戶可以據此增強對保險計劃或服務的財務控制,在保險科技的引領下,保險公司甚至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大數據,並根據所觀察到客戶的行為,提供多元化保費檔次和個性化保障型產品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要。
缺乏人才 發展樽頸
另一方面,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保險科技實在具有多項優勢,只要保險公司適當地部署,可以在數據源頭捕捕獲更好的數據信息、改進模型的協作、增強的預測分析以及改進價格、服務和產品,大大提升公司業務的競爭力。
在當下保險科技進入壯大成長的重要階段,香港科大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小組近月完成了一項相關研究,研究報告題為《香港保險科技人才發展 從保險到保險科技:構建可持續發展人才管道策略 》,Insurtech Talent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From Insurance to Insurtech: Strategy For Building A Sustainable Talent Pipeline),下簡稱《報告》。研究清楚指出,香港保險科技行業只有能夠聘用和留住具備這些當前急需技能的足夠人才,方能做到實現滿足客戶需求的承諾。
誠然,目前香港保險業已進入了數字化時代,香港保險公司的科技能力水平亦有提升空間。因此,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香港推動保險科技向前發展所面對最嚴峻和迫切的挑戰;其次則為數字化轉型、保險科技的採用和監管,因而有迫切需要提高保險行業現有員工的保險科技技能,尤其是管理和運營人員為然。
改變保險業沉悶乏味形象
在《報告 》中,我們關注到新加坡和英國面對同樣的問題和挑戰。總的來說,保險業予人傳統行業的印象,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並非特別吸引。因此,如何加強溝通,重塑和提升行業形象實在至關重要,重點要突出保險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個人發展機會。例如,無論是在保持經濟穩定發展抑或促進增長方面,如果沒有保險,許多活動將因法律要求而無法進行。所以,改變人們的看法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加強與家長以及中學生溝通,可能會對解決問題有所幫助,因為父母會影響孩子的職業選擇。我們看到,香港保險業協會組織了學校講座,並出版了漫畫和系列書籍,去幫助教育人們了解保險產品的重要性和作用;通過向外傳達該行業的優勢信息,以及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各利益相關者可以幫助激發人們對投身保險科技職業的興趣。《報告》建議,保險業界需要更積極和主動參與大學招聘會等活動,各利益相關者亦需要加強針對學生作職業選擇具影響力的父母教育。
課程須重專業化及可用性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監管機構和私營公司已推出了培訓平台,供學生和應屆畢業生進入保險業。 然而,行業所需的技能差距和技能類別,仍需進一步探討。事實上,監管機構可以在協調行業努力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幫助去形成一個人才管道,以支持保險科技的成長。此外,為了滿足能夠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現有專業人員的再培訓課程需要更深入的專業化,以及聚焦於可用性,從而提供人才持續上進的機會和渠道。
三項吸才留才建議
為了招募到和留住頂尖人才,保險/保險科技公司不妨考慮以下建議——
(1),清晰地傳達他們公司的文化、使命和價值觀,使人才對公司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和印象,使頂尖的人才能夠作出選擇,並可以通過共同或相似的價值觀和使命,成為人才樂意在公司留任的有效凝聚力。
(2),提供職業發展機會和持續的專業培訓。
(3),與大學合作推展各級的人才培訓,包括基礎課程以及行政人員教育等。
除此之外,香港的保險公司也可以考慮將觸角延伸至大灣區,以及其他地區的人才。此舉除了填補人力缺口外,還可以通過具有國際背景的人才擁有技能、網絡和資金,為香港連接全球市場搭建橋梁,促進香港成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為香港保險金融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除了在公司品牌建設上投入更多資源以吸引人才外,公司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台來識別潛在的潛在客戶。 例如,安盛香港和安盛澳門在LinkedIn和其他平台上宣布與物流科技平台GoGoX合作,打造一個為GoGoX司機量身定制的一般保險產品新技術平台。這類創新保險科技產品的新聞信息,有助於提高公司和行業的知名度。
建可持續人才管道
此外,應對人才短缺問題的其他臨時方法,還包括通過外包和離岸項目來利用全球人才庫。例如,利用內地豐富的科技公司和專業人士,作為遠程服務提供商,來支持保險公司完成數字化的目標。
總括而言,香港需要一個清晰而全面的人才發展策略。保監局可以與香港保險業協會合作,在建立人才管道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幫助該行業完成從保險到保險科技的轉型。當中重要的第一步,是確定所有級別的保險專業人員所需的技術和非技術技能,然後為每個工作級別設計適當的培訓計劃。對於香港保險科技業來說,重要的是不僅要關注經驗豐富的工人的技能提升和再培訓,還要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該領域,以建立可持續的人才管道,以實現香港保險科技行業的長期成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