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篇】— 刊於《經濟日報》,2024111

登記制辨電話行騙 白名單除訊息滋擾

許佳龍

科大商學院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講座教授、

艾禮文家族商學教授

去年1228日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率先於電訊業實施「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份,以打擊涉及冒充電訊服務供應商,或其他公司和機構的身份,向市民發出行騙短訊。

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之電訊服務供應商,可使用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而短訊接收者能夠從「短訊發訊人名稱」開頭的「#」號,識別所收短訊是否來自「已獲認證的發送人」,增強短訊接收者對閱覽訊息的信心。對於並非由「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發出但發送名稱含「#」號的短訊,電訊網絡可以加以攔截。

「過瀘」比「封堵 」更有效

今次通訊辦推行實施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與筆者早於 20103月以來一直提倡以「過瀘」而非「封堵」的概念,建立一個「來電者名單」,去監管滋擾性促銷來電的理念和方法脗合。從「來電者名單」登記人發出的短訊,接收者可馬上知道是那個機構來電,來促銷什麼貨品或服務,若這些貨品或服務自己感興趣,便可接聽,取得新的相關訊息;不感興趣,則可拒接,不必浪費時間。而來電或短訊的發送商業機構,亦取得接收者成為成功銷售對象的潛在機會,是一個消費者和銷售者「雙贏」的政策選項。

如今從「已獲認證的發送人」電訊商發出的短訊,接收者可據此判斷來電或短訊並非來自境外的可疑電話行騙。

很顯然,今次通訊辦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所聚焦的,是辨別「境內」和「境外」的來電和短訊,目的是傾向針對騙案和罪案。事實上,來自境外電話的騙案近年層出不窮,數量之多,受騙人金錢損失之巨,且騙徒得手後,基於來電或短訊來自境外,使當局難以調查追究,把騙徒繩之於法。因而政府對包括尤其境外和境內的電話行騙作出打擊,避免更多市民受害。對電訊業實施的「短訊認証的發送人」制度,讓市民知道來電或短訊是來自本地電訊服務供應商,此舉確實有助降低境外騙徒在港進行網絡行騙的機會。

訊息滋擾令市民難受

但在電訊業實施「短訊發送人登記制」,並沒有解決一個更為重大、也更根本性的問題——訊息滋擾。

目前,香港市民除了有機會受到境外來電行騙外,還有受到大量自己不感興趣的促銷來電或短訊的滋擾,每日收到不少來自不同行業機構的促銷廣告來電滋擾,甚至有假冒銀行向接收者發出短訊等。這裡突出一個關鍵要點——大家面對的不僅是電話或短訊的潛在行騙,還有大量信息滋擾問題,而「行騙」與「滋擾」嚴格來說,是兩個不同範疇的領域,「滋擾」的訊息可以包含「行騙」的訊息。可以說,「滋擾」的範圍比「行騙」 更大,行騙訊息是「滋擾」的一少部分,意味用戶受到訊息滋擾,是一個比「騙案」更為根本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根本性」如今在「短訊認証的發送人」的制度中,看來沒有得到觸及和處理。

解決來電促銷方法啟示

解決之道,沿着筆者提議建立「來電者名單」,去監管電話促銷的解決方法思路,電話促銷其實是一個「配對」問題,商業機構想找到成功促銷的潛在顧客,但不知道誰是目標對象,於是向公眾群體無差異地大量致電,而顧客當中,也許有人想接收到一些感興趣的廣告信息,不過,每日所接收到的大量電話行銷訊息,往往卻非自己感興趣的。因此,如何解決這個「配對」問題,把潛在目標促銷對象的消費者,與銷售商成功進行匹配,必須通過一個有效機制。建立 「來電者名單 」,讓用戶知道來電者是誰、是那一家機構、銷售什麼商品或服務,一目了然,從而決定是否接聽。通過這種「過瀘 」而不是「封堵」(如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之類的方法),既可達致有效減少對不願接收者受到的訊息滋擾;同時也讓發送促銷訊息的機構配對到潛在的目標顧客。

「白名單」為可取政策選項

建立這種「白名單」的方式有其好處。目前,雖然市面也有陌生來電辨識的應用程式,但這些在手機上應用的程式有其不利之處;第一,需要收費,如果用戶不想付費,則可能需要在這個應用程式上接收大量的廣告資訊,造成另一類的滋擾;而更大的問題是,這些來電拒接應用程式,多由私人機構開發和營運,用戶很難判斷商人在應用程式背後做了什麼。事實上,這類程式大部分需要長時間儲存在手機上,無論電話是否接通了使用,都可以通過程式的設計,監聽到用戶的所有來電,這種監聽是否令人安心,無疑也是一個問題。如果由政府或通訊辦設立這個「白名單」——像今次對電訊業實施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目前首批參與「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的電訊服務供應商共 23家),由政府當局建立的白名單, 可以讓市民得到信心,並且也可剔除由商業機構私營引起私隱問題的弊端。

消除訊息滋擾更根本

值得一提,警方設立「防騙視伏器」的搜尋器,協助公眾辨識詐騙及網絡陷阱,公眾遇到可疑來電或訊息等,可在「防騙視伏器」輸入相關平台帳戶名稱或號碼,收款帳戶以至網址等資料,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該搜尋器的資訊或評級來自不同來源,包括市民向警方報案的資料,金管局等,這個政策方向十分正確,值得借鏡。據警方去年8月中公布的「 2023年上半年治安情況」,警方所推廣的 「防騙視伏器」及其應用程式「Scameter+」,截至公布日錄得 107萬次搜索,約一成六顯示有 「風險 」,當中約六成確認與詐騙案有關,可見電話行騙犯罪行為確實十分猖獗,需要及早阻遏。

與此同時,有效解決公眾受訊息滋擾這個重大問題,由政府或通訊辦建立一份「白名單」,讓大家可以辨識到來電是什麼構構、來電推銷什麼產品或服務,以至訊息發送人的可信性,這個建議是很值得考慮實施的政策選項。誠然,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份,以提防和警惕電話及短訊詐騙很重要,但為市民解除日常面對的訊息滋擾同樣重要,並且更為根本!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