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篇】— 刊於《經濟日報》,2024年1月4日
能源轉型風險乍現 紓解行動不宜延宕
李家濤
科大商學院利國偉商學教授、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於 2023年 12月18日發表了一份《確保礦物在能源轉型中的安全》(Securing Minerals for the Energy Transition)白皮書。這份報告指出,為實現低碳和2050年零排放的目標,需要廣泛地採用能源轉型所需的低碳技術/礦物,致出現供需缺口的風險,必須及早作出安排和處理。《報告》列出了主要的風險來源,並提出了10項應對的風險管理策略。
對企業來說,能源轉型過程中,公司要可持續發展,也必須因應形勢新變化而作出業務、甚至發展策略上的調整,這一點非常重要。事實上,隨着世界轉向低碳能源格局,對這些轉型技術以及關鍵性礦物需求勢將迅速增加。國際能源總署(IEA)曾於 2022年一份報告(《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athways for Zero-carbon-ready Buildings by 2030》)指出, 2050年要達至淨零排放,則到 2030年全球銷售的汽車,必須要60%為純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而用於純電動車生產的重要礦物市場中的鋰需求增加,拉動礦物整體市場規模在5年內倍增。由此可見,在能源轉型中面對的發展挑戰與機遇。
關鍵礦物供需缺口風險湧現
很顯然,關鍵礦物的供需缺口會威脅到國家以至企業生產的能源安全和發展可持續性,並造成全球性風險現象,是以必須嚴防。《報告》提出供需缺口所可能帶來的五類風險,包括經濟,環境、社會,技術和政治的風險,值得參考。
首先,經濟方面,由於投入短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最終推高清潔能源技術和解決方安案的價格;在環境方面,可能使能源轉型延遲,並影響到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帶來環境持續惡化問題;在社會方面,由於對礦物的需求遽增,在缺乏實現優質「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一致標準下,可能出現不負責任的採礦活動,構成社會問題;在政治方面,一旦材料短缺導致能源轉型成本上升,政策制訂者可能削弱對轉型的支持度,對能源轉型的政策決心大打折扣,與此同時,還可能加劇控制關鍵礦產價值鏈以至供應鏈的競爭,以確保自身安全,帶來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局面。
十項應對策略需持份各方合作
《報告》提出國際上的利害關係各方建立策略合作,包括價值鏈中主要持份者(如原礦供應商、技術生產商、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和中間商)的風險,還有次要利益相關方(包括消費者、政府和中間商)的風險,大家攜手應對上述這些風險。《報告》闡述了10項應對策略。
1.降低採礦礦物的資源強度,同時提高資源效率與再利用 透過更可持續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減少礦物和水等自然資源的消耗,並減少採礦作業對環境的影響。這一點涉及採用高效技術,並實施閉環系統來提取、加工和再利用礦物。
2. 動員國際的私人和機構投資促進轉型 來自私人和機構的投資有助增加關鍵礦產的供應,以支持能源轉型。如果沒有足夠的融資,促進勘探、採礦的生產力和效率,以及加工及回收過程的技術創新,就不可能彌合關鍵礦物的供需缺口。
3. 利用替代融資工具 通過另類融資工具(即除了利用傳統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以外的渠道),包括優惠和混合融資、影響力投資和綠色債券等融資工具。可以說,影響力投資和負責任投資是一個顯著發展的投資趨勢。
4. 提高供需數據透明度 提高採礦業和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數據透明度,以協助各持份方做出明智的決策,確保關鍵礦產的安全。
5. 解決由於資訊有限而導致的價格不確定性 建立穩定的貿易關係,來解決價格的不確定性。各持份方可以使用對沖策略等金融工具,或探索長期合同,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更大的價格穩定性。此外,《報告》還建議採取價格透明度措施,例如促進更多地使用現貨定價交易,特別是在那些資訊包含在買賣雙方之間的長期、未公開的商業協議和承購合約中的礦產市場。
對策對話 加快創新
6. 增加當地社區的附加價值 礦業公司可以採取措施,減少土地使用、開採和污染對大自然的影響,同時增加其專案的社會經濟效益。礦業公司在開始新專案和擴大現有業務時,可以透過創造就業和技能、促進當地發展以及平等和包容,來強化可持續發展。此舉需要公司和政府之間加強合作,以確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策略重點,並確保能源轉型所需的礦產資源。
7. 鼓勵政策設計對話 政策制定者須創造一個有利於能源轉型所需礦產投資的環境,並確保公平和長期的准入。換言之,決策者在制定法規時,必須考慮環境、社會和經濟因素的相互關聯性。
8加快創新步伐 技術和實踐的創新,有助減少對關鍵礦物最終用途的需求,也可以透過提高整個價值鏈的生產效率,來增加其供應。與此同時,推動研究與開發,以及學術界和工業界之間的合作,促進和擴大整個價值鏈的創新。
9.解決礦業ESG標準缺乏一致性的問題 統一區域和國際採礦 ESG 標準,此舉有助於為公司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10. 簡化採礦專案審批和治理流程 此舉可以縮短交貨時間並加強供應。另一方面,把許可和審批程序現代化和標準化,如採用「單一視窗」系統、線上提交平台、數位記錄保存,以及即時追蹤,簡化審批。
自然災害倒迫實現零排放
可以看到,報告所列的策略倡議,包括促進政策對話、調動投資來應對短缺帶來的風險,以及加速創新等十項優先策略,需要各持份方以至政府間的合作。在目前能源轉型過程中,所出現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等各類風險,當中其實也暗含了能源轉型中各利害相關方所面對的發展問題和機遇。由於目前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災害趨嚴重化和頻密化,此舉倒迫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壓力也愈來愈大,而能源轉型所需關鍵礦物和新技術的供需缺口,也可能急速出現,因此,防範和紓緩這方面的風險,行動不宜延宕。
對企業高管來說,掌握目前能源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並納入公司風險管理的發展策略中,是確保在能源轉型大時代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