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篇〕— 刊於《經濟日報》2023921

加強市場化改革 海歸經歷有助創新

龔亞平

科大商學院管理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中國歷年赴海外留學的學生數目相當龐大,而且留學生回國創業的人也眾多,這些海歸企業家,其留學經歷是否有利公司創新,無疑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據估計,1978年至2018年,超過432萬中國人出國留學,其中365萬人(84%)回國發展。根據2016年的一項調查,11.9%的海歸選擇回國發展,進行創業。 海歸企業家的傑出例子包括百度的李彥宏、攜程的梁建章等。

有研究表明,企業精英的外國學習經驗有助促進企業成果,例如策略變革和創新等;亦有研究從智力資本(包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角度,論證在海外學習和/或工作的海歸企業家,有助促進公司的創新績效。很顯然,教育是人力資本最重要的屬性之一。基於筆者考察企業家的留學經歷,其本質是教育性的,因此,筆者聚焦在了人力資本上。從這個角度看,那些有國外學習經歷的人,積累了新的知識和/或識見(即人力資本),此舉有利於企業創新。

資源可替代 影響現變數

不過近年也有研究指出,企業家或高層管理團隊的國外經驗,可能對企業創新績效沒有顯著影響,或只有邊際影響。儘管研究結論不一致,但研究很少考察私營企業家的出國留學經歷,於何時有利於企業創新,何時不利於企業創新?或者說,在什麼條件下能夠發揮作用?在什麼條件下不能發揮作用?

與發達國家企業家相比,中國民營企業家面對獨特的制度環境。在中國背景下,企業家的個人屬性和制度環境對私營企業的創業活動舉足輕重。由於中國企業家可以獲得全球或「當地資源」(local resources),因此,一個關鍵問題是——留學人力資本資源和當地資源是否相互作用影響到企業創新?如果相互作用,又是通過什麼方式發生?

「資源替代」(resource substitution)的視角表明,由於不同的(例如內部和外部)資源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一種資源的存在,可以使另一種資源變得不那麼必要,或者不那麼重要。採用這個視角,筆者考慮了當地資源在調節私營企業家的留學經歷對企業創新所起影響的作用。筆者把當地資源分為兩類:一,企業通過積極主動的企業政治參與策略,而取得獨有的資源;二,通過提高當地市場化程度,而為不同企業平等獲取的公共資源。

政治參與、關係與市場化環境

在中國背景下,我們檢視了私營企業家參與政治體系(即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和中國共產黨)及其企業所擁有的「關係」情況。通過參與政治體系或建立關係,企業可以獲得競爭對手所沒有的當地資源(例如,當地的人才或技能,甚至是政府資助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創新成果),從而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出國留學的人其力資本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企業創新的重要性便較低。相比之下,本土市場化可以放大了海歸經歷的好處,因為這種區域市場化,使所有企業都能平等地獲得當地資源,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得私營企業家獨特的留學人力資本變得更為重要。

我們聚焦海歸企業家對政治制度的參與、企業的「關係」水平和地方市場化水平,作為影響獲取外部本地資源的三個重要因素。筆者預計這三項因素將在多大程度上,決定企業內部人力資本(海歸企業家從學習中得到的知識和洞見)對企業創新作起的影響程度。

三項假設找出「真相」

根據上述論點和暗示性證據,筆者作出三個假設:

假設1: 海歸企業家的政治參,與會調節海歸企業家的留學經歷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係,使得這種關係在低政治參與時呈正相關,但在高政治參與時,則不呈正相關(即政治參與會替代留學經歷)的經驗。

假設2: 企業的關係會調節海歸企業家的留學經歷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係,使得這種關係在低關係而非高關係時,呈正相關(即關係替代了留學經歷)。

須要說明一下,市場化定義為從官僚或政府手段轉向以市場為基礎的安排,以獲得必要的商品和服務供應的過程。高度的市場化意味著各種業務需求可以通過開放、公平的市場得到滿足。 當市場化水平較高,企業可以通過市場獲得所需的資源。

在公平安全的營商環境中,海歸創業者更有可能擁抱創新競爭策略,培育創新文化,將人力資本轉化為創新。換句話說,地方/區域的高水平市場化通過提供更公平、更安全、更友好的外部環境,提升了創新作為競爭戰略的重要性,並激發了留學人力資本資源的創新。這種地方市場化也意味著政府行政干預和基於連接的獨特資源較少,知識產權保護較多,市場准入限制較少。因此,筆者設定——

假設3本土市場化會調節海歸企業家留學經歷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係,使得留學經歷在本土市場化水平較高時,對企業創新產生更強的正向影響。

非市場環境創新 海歸經歷無效果

我們從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進行的一系列全國范圍內的私營企業調查中獲得了數據。 該調查自 1993 年以來每兩年進行一次。樣本私營企業是通過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過程選取的。有關研究方法和統計細節,不擬在本文詳述,而集中討論研究的結果(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筆者在國際期刊發表的論文——〈The contingent effect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foreign‐study experience on firm innovation in China

研究結果顯示,受過外國教育的企業家強烈參與政治體系,或者當企業擁有較高的「關係」水平時(非市場化環境),使公司能夠獲得優於其他公司的本地資源優勢,私營企業家的留學人力資本在推動企業創新方面的影響力,就會減弱。相比之下,留學人力資本在當地高度市場化的背景下,影響變得顯著。換言之,海歸企業家的政治制度參與和企業的「關係」,替代了海歸企業家的留學經歷對企業創新的促進作用,使得海歸企業家的留學經歷,對於企業創新的促進作用不再顯著。相比之下,企業家的留學經歷在當地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背景下得到發揮,促進企業創新的優勢。

深化改革 用好人力資本資源

我們的這項研究,清楚表明,外部資源可以替代內部資源(即首席執行官海外學習經驗支持的人力資本)在公司創新績效中的作用。此外,研究成果還提供了一些實際意義。

新興市場政府經常提供激勵措施(例如稅收減免和資金支持)來吸引人才回流,以促進創新。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去了解如何從企業家的留學經歷中獲得更多利益。 在中國背景下,海歸企業家對政治體系的參與和企業的「關係」,均使得企業家的留學經歷對企業創新的益處,不那麼顯著。 因此,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海歸企業家和政策制定者,如果真正想充分發揮留學經驗對企業創新的潛力,就應該仔細考量其「非市場策略」(例如政治參與和關係)所帶來的問題。 由於當地市場化水平較高,有助於實現企業家留學經歷的效益,因此建議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和地方政府官員,應該繼續和深化市場化改革。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