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金融分析师在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投资者花巨款获取他们的建议和预测数据,因此他们对发现表现最佳的分析师怀有浓厚兴趣是可以理解的。《机构投资者》(II)和《华尔街日报》(WSJ)的年度排名是两项引人注目的衡量指标。

这两份出版物都给「明星」分析师排出座次,排名结果会显著提升榜上有名者的地位。《机构投资者》不提供有关其甄选标准的更多信息,并被批为受欢迎度竞赛,而《华尔街日报》声称其排名完全由表现决定。但是两者是否差别很大?它们对投资者有无价值?

李系及其研究伙伴调查了1993至2005年期间5,941名分析师的表现,发现两项排名基本上都是受欢迎度竞赛。更糟的是,两项排名都不是分析师未来投资表现品质的好指标。

作者说:「我们发现,排名没有任何显著的投资价值。在成为明星后,《华尔街日报》明星的表现实际上显著不如其他分析师,《机构投资者》的明星在投资建议上也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同样,在成为明星后,在收益预测准确度上,《机构投资者》和《华尔街日报》的明星并未显著不同于非明星。」

作者还发现要成为《机构投资者》所甄选的明星,任何可能增加在投票人面前亮相的相关因素是最最重要到。相比之下,推荐股票的表现精确度对成为明星影响最低(3.83%)。即使对于希望再次进入《机构投资者》年度排名的现有明星,亮相率仍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要成为《机构投资者》所甄选的明星亮,最重要的不是推荐事后回报最后的股票,而是增加投票人面前的亮相率。

华尔街日报》明星的情况则相当不同。其推荐股票的表现是一个人能否进入明星榜单以及次年能否再度进入排名的很重要的因素。不过,在排名中考虑的甄选标准仍偏重于亮相率。

作者说:「《华尔街日报》排名中的分析师必须涵盖行业内五只或更多的合资格股票,且通常情况下,其中至少两只必须名列十大股票。2001年,4,000多名分析师仅有1,370名符合条件。像《机构投资者》的甄选过程一样,为小机构工作的分析师处于不利境地,原因是中小机构通常注重中小盘股票的分析,这些股票名列业内十大股票的概率要低得多。」

作者说,尽管两项排名确有不同之处,即《机构投资者》更像俱乐部,而《华尔街日报》则像锦标赛,但它们都有资格标准,这些标准是重要的入选门槛。虽然这些门槛表面上与亮相率无关,他们事实上让这些排名成为受欢迎度竞赛。

它们对投资者没有什么价值,因此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作者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尽量降低明确的和不明确的资格要求的影响,改进排名。即便一些资格要求是无法避免的,现行标准的影响也过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