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41122

吸全球資金落戶 灣區家辦生態圈

彭 倩

科大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日前(11月 17日),投資推廣署派遺助理署長到歐洲主要城市,與當地家族辦公室(「家辦」)交流,推廣香港作為亞太地區家辦總部的優勢。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各個地區都在積極爭取家辦到當地落戶,因為這些家辦管理着大量的資產和財富。不過,家辦的資產是高度流動的,意味著這些財富和資源可以隨時轉移到其他地方。如果一個地區沒有足夠強的基礎條件(如政策、服務、環境等),就很難讓這些家辦長期留在當地。

對香港來說,作為全球最成熟的家族辦公室市場之一,地理位置緊鄰中國內地。如今內地是全球最具潛力的財富創造源泉,對財富管理和家族辦公室服務有著巨大的需求,例如,在粵港澳大灣區內,便有不少家族民營企業,這些企業的第一代多缺乏家族財富管理經驗,以至傳承經驗,香港憑借本身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家辦事業生態圈,在滿足和服務這一需求方面佔據了獨特優勢。香港不僅能夠為內地企業家提供便捷的財富管理服務,還能利用其國際化的法律和金融環境,吸引更多全球資本的流入。

促兩地家企家辦融合發展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增強香港對內地家族辦公室的吸引力,使得這些家辦不僅願意在香港設立,還能長期留在這裡,形成更大的粘性,成為香港家辦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固實基礎。

在特首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的諮詢期內,筆者應施政報告小組之邀,對香港發展家辦事業提出拙見,認為吸引全球更多資金流入,在港設立家辦,不妨先從構建大灣區內的家族企業和家族辦公室生態圈入手,推動香港與內地家族企業及家族辦公室之間深入交流與合作,在這個融合發展過程中,香港可以充分發揮其在家族企業和家族辦公室領域的豐富經驗,積極支持內地新興家族企業的發展。

具體而言,香港可以提供全面的協助,包括但不限於財富管理、家族和諧、價值觀傳承、影響力投資、家族慈善、藝術品投資以及子女優質教育等方面。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內地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的粘性,增強其長期留駐的意願。與此同時,這些措施也能夠助力香港家族企業和家族辦公室拓展內地市場,形成「雙贏」效果。不過,如何促使雙方合作發展「對接」,是否可由政府牽頭成立一個專家工作小組推動其事?這是值得考慮的方向。

「三個保持」為支柱內涵

筆者看到,最近幾年,家族辦公室倏然火熱起來,不少人對家辦一知半解,甚至一些金融機構以家辦之名,主要據此銷售金融產品。由火熱形成一窩蜂爭先恐後的發展苖頭,值得警惕,因為此舉對香港家辦事業的長期和健康發展,不見得有利。

家族企業和家辦其實是兩個不同概念,但兩者卻又連在一起,關係密切。我們看到,大部分家辦的資金來源,都是來自家族企業。當然,家辦的資金還有其他來源,例如在資訊科技巨擘任高管或合伙人,當這些「獨角獸 」企業上市後,高管或合伙人通過所持的股權,馬上套取到龐大資金,之後可以成立家族辦公室,另行發展;甚至體育明星、演藝界明星或專業人士,賺取了巨額金錢,也可以成立家辦來管理財富。可見家辦的資金來源可以是多渠道的。

但無論如何,對企業家或家辦設立人來說,他們關心的,最終都是一個傳承問題,即筆者所強調的傳承「三個保持」——保持家族財富的傳承、保持家族和諧關係的傳承、保持家族名譽和價值觀的傳承。事實上,傳承不僅有廣闊領域的話題,而且更是長期性的工作,千萬不能用短視目光看待。

建構全面穩定的家辦生態圈

筆者供職的港科大研究中心,是亞洲最早對家族企業傳承和家辦進行研究的機構,本中心將支持港科大商學院在明年開辦一個家族辦公室與家族企業碩士課程,以長期性的視角,而非短期性或投機的視角,來傳授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家族企業和家族辦公室的知識和經驗,注重「管家」而非「管錢」,介紹「三個保持」為核心的各方面詳實且接地氣的内容,為推動香港家企家辦事業的長期而健康的發展,出一分棉力。

目前,香港不應該過於焦慮短期內吸引多少家族辦公室;也不應被外部的壓力,甚或短期性的「熱哄」市場情緒所影響。除了積極吸引海外資金落戶香港外,也應積極支持本地家族企業和家族辦公室的發展,因為這些家族企業和家族辦公室,紥根於香港,留在香港發展的粘性最大,是香港最應珍視和呵護的核心財富。事實上,發展家辦事業必須以長期性、細水長流的目光來推動其健康發展;而建構一個全面且穩定的家族辦公室生態圈,吸引全球資金流入,落戶設立家辦,不妨考慮建立一個穩定而全面的大灣區「家辦 」生態圈,推進香港與區內其他城市的家族企業和家辦融合發展為着手點。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