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4年7月5日
沖破家辦數目迷思 低調有利可持續發展
彭 倩
科大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去年,新加坡公佈其擁有的家族辦公室數目超過1,400家,而今年初在德勤的《香港家族辦公室市場研究》報告中估算出香港單家族辦公室數目逾2,700家,像一劑強心針令各界深受鼓舞。然而筆者對兩地提供的數字並不「感冒」,由於單家辦天然的私密性,所有的數字只是僅供參考。
相比起過於強調家辦數目的亞洲,筆者想起歐洲一個國家:瑞士。同樣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財富管理中心,該國管理着歐洲頂級老錢家族的財富,但筆者從來沒聽到瑞士宣傳他們有多少單家辦,偶有機構估算也不過幾百家,也查不到具體家族的信息。
很顯然,瑞士家族辦公室的「隱形」低調,與亞洲家族辦公室高調的「標榜」形成強烈對比,令人不禁發問——為什麼?這個「為什麼」的背後,筆者相信當中蘊含了家族辦公室發展的一些不可忽略要點,值得思考和討論。
不必把家辦數目掛在口邊
在歐美,如上文所述的瑞士等國家,都有不少頂級家族在當地成立家族辦公室,但很少聽到這些國家「引以為傲」地公開宣稱有多少家辦。筆者幾經努力和通過各種「關係」,終於獲得與一些歐洲單家族辦公室主事人交流的難得機會,他們同筆者分享了不少家辦運營的經驗,但談到最後,叮囑筆者,所談內容只是分享,不可公開見諸文字。就筆者的體會,其家辦無論做投資或慈善,都不會公開留下自身的家族名字;更沒對於自己擁有家族辦公室「引以為傲」。
筆者認為,兩者的作風和行為差異,其實是家辦事業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發展現象。事實上,歐洲上百年的家族,其本身有非常深厚的家族價值,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需要公開?哪些事適宜秘不外宣,很懂得拿捏分寸,以保護家族利益,這樣,家族才能長治久安,根固葉茂。
相比今天不少亞洲新興的家族辦公室,它們成為「香餑餑」,是金融界的新寵兒,而且也樂意以家辦之名,高調張揚,表現「耀眼」,以此彰顯家族的實力和所在地政府的成就。
高調耀眼有弊有利
究竟單家族辦公室究竟應該保持低調?抑或高調「耀眼」?在此不妨先看「高調」耀眼有什麼弊端或好處。
先說弊端。第一,把家族家事或財富曝光,甚至高調對外宣稱進行投資等作為,無可避免削弱家族以至個人的私隱性和保密性,容易產生潛在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家族名譽等風險。
高調帶來的「弊端」,在「迪拜王子」擬來港投資家辦的例子中暴露無遺。可以說,「迪拜王子」事件不僅影響他個人,還對有份邀請他來港出席活動的合作夥伴帶來不利影響,事發後連忙與他撇清關係。
第二,高調也容易招引起不必要的尷尬和爭議。基於每個人都有想要保密的事物,一旦高調而遭揭露了敏感資訊而受到「公共批判」,導致自身尷尬或引發爭議,對家族以至家辦都會帶來傷害;而家辦也無法聚精會神處理應該做的事情。
第三,第三方高調為家族辦公室或是偽家辦做宣傳,這也會對本身的名譽造成傷害。
提高知名度與吸引人才
不過高調也有兩點好處,第一,可以提高知名度。高知名度的家辦可在相關領域獲得認可,並有助建立良好的聲譽;同時也可建立一個網絡,開拓新發展機會和合作之門。
第二,家辦太低調不透明,有志之士往往望而卻步,吸引人才成為家辦最大的痛點。而具高透明度和專業化的家族辦公室,則可吸引到頂尖的人才效勞。值得留意的是,通過高調吸引到的人才,也不一定有好無壞,當中不排除負面的人脉,或「庸才」。
其實,家辦要建立良好的知名度以至吸納到頂尖人才,也不定要非常「高調」不可,可以通過其他渠道取得。
歐洲家辦低調作風的啟迪
要建構家辦發展網絡和吸納有用人才,歐洲家辦的低調作風給我們的啟迪,是可以通過一個值得信賴而又頗有資源的第三方搭建供家族辦公室分享營運經驗和訊息交流及分享的「私密」平台,成為從高低調兩者中「避其弊端取其好處」的有效平台。筆者供職的港科大家企家辦研究中心,便一直致力於搭建這樣的非商業性質的平台,除了促進家辦之間的交流,更能提供本中心的學術專業價值。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亞洲新興的單家族辦公室適宜低調,避免高調帶來的潛在不必要的風險。踏實低調的作風,較取得一時耀眼的成就,更有機會取得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並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力的效果。香港特區政府也不必執著於短期對家辦數目的追求。建立家辦的目的在於如何確保家族和社會一起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雕琢一個完善的家辦生態圈,才應該是各界持份者共同努力的方向。